查看原文
其他

儿子“超前学习”被美国老师批评,怎样培养一个后劲十足的孩子?

2017-07-15 黄全愈 少年商学院

有态度的国际化家教指南

点击标题下方“少年学院”关注

原文 | 萧于对黄全愈的采访

授权自公号:校长传媒

编辑 |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


学院君说: 关于超前教育的危害,我们曾分享一篇爆文《幼儿园里超前教育的危害,等孩子上二年级才真正爆发》(点击阅读),一位美国幼儿教育专家借数据重申孩子需要怎样的学前教育。今天的文章,则是一位旅美教育专家、华人父亲黄全愈,观察儿子及其他中国留学生后的感慨——


中国的孩子起跑领先,却在终点落后,学得越多,能提出的问题却越少。他提醒家长,要培养后劲十足的一代新人,就得明白,学东西又多又快的聪明孩子,并不一定就是“智慧孩子”。并就此提出了让孩子更坚实地走好人生之路的4块基石,以及具体建议。


在中国,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把“早学多学”当成培养孩子的捷径。刚到美国的时候,我也是沿用这种传统指导儿子的学习。

 

五岁前,儿子在国内的幼儿园学了不少小学的东西,到美国后,我又让他每天自学数学。一年级时,他的数学水平已远远超过同班的美国孩子。我借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本,儿子一样应付自如。第一学期结束后,我们向学校申请让儿子插班到三年级上数学课。

 

不久,儿子的数学老师来信婉拒说: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,学会思考,让孩子把自信建立在他们自己的能力上,从而去珍视数学。”

 

当时我很不服气:能学六年级课本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上三年级的课?但是,13年后再来读这封信,才知道数学老师的话一语中的——那些曾经 “大跃进”式学数学、在美国孩子面前大出风头的中国孩子,最终却对数学有敬而远之、甚至产生望“数”生畏的感觉。

 

许多在美留学的中国孩子,都会在数学课上超前,甚至频繁跳级,儿子就是典型的例子,不仅小学、初中跳级两次,还超前学习了大学的微积分,在美国高考SATⅡ的数学考试中几乎得满分。但上大学后,他却与数学绝缘,尽一切可能避免选修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耀的数学。有一次,他甚至感叹道:“其实,并不是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聪明,而是我们比他们学得多、学得早……

 

想起那位数学老师说过的话,再联系到儿子的感言,我感到震撼之余,也为孩子们担忧。中国孩子所谓的“起跑领先”,不过是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“抢跑”,比别的孩子早学罢了。这种领先,无法让孩子持续发展。

 

现在,国内不少学校在假期就组织孩子学下学期的课程,许多家长也会请家教提前补课……在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口号的蛊惑下,我们的普通孩子都被当成了天才儿童,被驱赶着超负荷连轴转。


 

结果怎样呢?起跑领先,终点落后。孩子童年获得的“荣耀”,随着童年的逝去一去不复返,我认为,“早学多学”不是一条适合每个孩子的捷径。

 

反观美国,他们的基础教育看起来宽松、自由,其实更注重给孩子的人格发展、能力培养打下基础。


第一块基石:批判性思维


当中国的家长还在比拼知识学得多与少、快与慢的时候,美国人反而给孩子培养批判性思维。具体怎么做?他们从阅读、倾听这两处着手。

 

国内传统的标准的阅读是一种外在、强加的被动积累式学习过程,而美国的批判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,先对阅读材料进行质疑、批评,然后再对其有选择地吸收。


这是一种主动、过滤后的吸收,吸收的是课本的精华。整个批判性阅读的过程,也是孩子对知识进行重构、成为知识的主人、学习的主体的过程。

 

同时,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,从而表达一些言之成理、有分量的的独特观点。如果没有独立思考、没有创新意识,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来说,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。

 

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获取途径,是发展批判性聆听的技巧。它的关键在于,既不盲目地全盘接受,又能把理性分析作为思维的“过滤网”,虚心吸取说话者的精华,然后“悟”出自己的思想。

 

经过“批判性阅读”和“批判性倾听”两层训练,孩子就会有好主意,所以还要具备把主意“倒出来”的能力。




第二块基石:自我表现力


中国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传统,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,以能言善辩为耻。这种轻言的观念,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。


孩子走上社会后,首先遇到的考验就是怎么推销自己。如果孩子有了好主意,但他表达不出来,或者不能有效表达,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,他的好主意只能烂在肚子里,或者被能言善辩的人盗为己用。

 

而如果家庭从小能给孩子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,那就能使他们超越应试教育的局限,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。


因此,美国老师特别注重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。在课堂上,他们会给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演示汇报、讨论、采访、辩论、演讲的机会,美国孩子喜欢做课题研究的原因,很大程度是因为在演示时,能好好地在同学、老师甚至家长面前露一手。

 

就像儿子,他每次得到课题研究后,想的最多的是怎么去演示,而不是怎么做好研究。一开始,我常常批评他本末倒置:怎么研究还没开始呢,就先去想是用戏剧、演讲、还是绘画的形式呢?

 

后来我想通了:孩子就是孩子,表现是首要的,表现的内容是次要的。

 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表现的内容才会逐渐重要起来。做研究也是这样,对许多孩子来说,要他们小小年纪就对研究感兴趣是不现实的,也是苛刻的。

 

实际上,孩子在不断演示“研究成果”的过程中自然会逐渐对研究内容感兴趣,甚至在演示过程中,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


第三块基石:主动提问


第三块基石,是懂得提问,只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,才是创造性的学习。

 

但在中国,有一个奇怪的现象:很多人以为,孩子大了,不会提问是正常的,因为他们学会解决问题了。所以中国孩子学得越多,就越不会提问。

 

可是,美国学生恰恰相反,他们学得越多,问题就越多。

 

这是因为,中国老师经常采取“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,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”的方式,而且这些问题都是来自已知世界的,在这种方式下培养的孩子,也只具备了解已知世界的能力。

 

但是,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、再玄妙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“启疑”。只有那些连老师措手不及、疲于应付的问题,才有可能超出已知世界,触及到未知的领域。

 

如果孩子每天只能解答老师给出的现成的问题,慢慢就会失去启疑的天性,丧失探索、求知的本能。如果孩子不带着问题、带着思考去学习,就和机械模仿、重复劳动没有区别。一旦养成了这种学习习惯,孩子就会长期陷入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。


 

美国人基础教育中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,这就是他们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。

 

正如爱因斯坦所言:产生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,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。提出新问题和新可能,从新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,那才是需要想象力的,只有解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算是科学进步。

 

因此,只有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越多,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被激发出来,从而走向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。

 

中美教育的差异,根本上是“没问题”和“有问题”的区别。中国教育把有问题的“考生”考得没问题;美国教育则把没问题的“学生”教得有问题,把产生新问题看做“会学”的开始。

 

当然,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相辅相成的。不有所发现,就无从解决,发现问题在先,解决问题在后;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……如此不断循环。

 

以产生问题为目的,就定下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的基调。所以,美国人总能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,别人还在学习的时候,他们又在前面发现新的问题了。


 

第四块基石:自我管理

 

我一直认为,教育的最高境界是——不教。


在美国,“不教”的情况是很普遍的。什么意思?他们并非完全对孩子不管不问,或者不去引导,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能力问题上,不做过多的个人说教,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体会,然后分析并整理出能说服自己的想法。接着就确定目标,制定计划和步骤,并在实施计划中慢慢学会自我管理。

 

因此,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,而是一个宽松的“自我教育”的环境。

 

但是,中国父母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,以为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、可以改造孩子的意志、可以代替孩子进行思考。我们很容易忘记: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有独立的意识、思维,将来也要独立闯天下、过日子。

 

做老师也总是认为:道理就那么简单明白,把简单的道理讲完了,就是说服孩子了。其实,大人说的只是自己理解的道理,并不是说完了孩子就明白了,心服了。

 

要让孩子真正接受一个想法,只能由孩子自己说服自己。

 

就像读高中以后,儿子就跟我争辩得越来越多。有一次他说:“爸爸,您无法说服我,只有我才能说服我自己!”

 

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。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、以下犯上横加指责,容许孩子“篡”一下“权”,天塌不下来,孩子却经历了新的历练。

 

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。正如买回家的香蕉,从生到熟,要经历一个内部的化学质变的过程。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“熟吧!熟吧!快熟吧!”,也只能纸上谈兵,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。

 

当然,让孩子实现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,并非复杂得不可琢磨。我想就对心理学、教育学发展极其重要的“马斯洛需求理论”,给家长和老师提供八个具体的建议。

 

1、“集中全部精力去充分地、生动地体验每一个时刻”。

 

关键词是“体验”,是非曲直、世态炎凉,都需要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答案,我们要把体验的自主权还给孩子。 

 

2、“把生活看作一个选择的过程,然后去选择它”。

 

由体验转入理性的、独立思考的“选择”,关键词是“过程”,作为“过程”,要正确地选择目标,其次强调在达到目标的“过程”中的坚定性。最后,可能还有目标的修正和放弃的问题。

 

3、“倾听你自己的声音,相信你内在的需要”。


选择的时候,要倾听自己的声音,不能人云亦云,在清醒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相信自己。

 

4、“对自己负起责任”。


无论是体验,还是倾听,或是在做选择,甚至放弃的时候,都不能自欺欺人。想要随心所欲,就要负起责任。

 

5、“不墨守成规,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,敢于与众不同”。

 

6、“欣赏自己的所作所为,使之做得更好”。

 

美国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;中国人做事反倒考虑别人的想法。用“别人怎么看”来约束、指导自己的行为,结果是棱角磨掉,还怎么敢为天下先?

 

7、“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,用积极的眼光观察世界和人生”。


一般的与众不同并不难,比如染发、穿奇装异服等,但既要与众不同,又要做得最好,那才是难能可贵的。

 

8、“不糊弄自己,认清自己的立场,并且找到放弃它们的勇气”。

 

既要坚持,又要反思,看起来矛盾,其实不然:反思可以导致放弃,但反思也可以使得坚持的信念更加坚定。

 

总结来说,要培养后劲十足的一代新人,就得明白,学东西又多又快的聪明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慧孩子。那什么是智慧的孩子?

 

能够提出问题、极具好奇心;有狂热的可笑的主意;既会玩、又会学;能深入细致地探讨;表达有力的观点;能概括抽象的东西;更愿与成人交往;能演绎推理;喜欢寻找课题;长于创造新的设计;学以致用;善于发明;勇于猜想;热衷于钻复杂的牛角尖;善于观察、善于反思……

 

这才是智慧的孩子。


虽然在中国,如此培养智慧的孩子多少会影响孩子的应试和眼前的利益,但从长远来看,绝对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会竞争力。毕竟,光有应试能力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,当孩子有了智慧及“撒网捕鱼”的能力,还愁没有“鱼”吃吗?




精品推荐: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说,“北大宁招5岁爱提问的孩子,也不愿招只会埋头拿高分的学霸。”这也是常春藤等海外名校日渐注重的核心能力。《学会提问》音频小课,给5-10岁孩子的独立思考力培养指南。




作者与授权


本文系萧于对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的采访,授权自微信公号:“校长传媒媒”(ID:xzcm888)。黄全愈老师也是少年商学院的老朋友,专栏文章有《国外老师锤炼孩子领导力的一道经典题目》等。


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


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区别

“北大宁招5岁爱提问的孩子”

这种品质比天赋智商更重要

美国学校为何偏爱“坏学生”

平民子弟长大后如何生存和竞争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